2013年,贵阳开始谋划大数据发展。同年,贵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走上大数据发展之路。
把握机遇,顺“数”而为。砥砺奋进的十年,贵阳贵安聚力数字治理创新,始终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融入城市运行安全管理方方面面,探索大数据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的创新应用,高质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大数据,正在让贵阳的城市治理变得更聪明、更智慧,让“中国数谷”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更便捷、更舒爽。
提升“聚”的能力 治理基础更夯实
大数据,聚集是起点。只有将大量分散的数据加以汇聚,形成海量的数据集,才能更好地挖掘数据价值。
“数字经济时代,城市治理逐步转变为人治与智治相结合。”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副主任段忠贤说,这个转变在硬件建设上并不难,难的是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转变。
这种转变的前提是数据汇聚。
在贵阳贵安,近年来逐步筑牢的“数据底座”,让治理基础更坚实——
着力提升网络设施能力水平,深入实施“双千兆”网络建设。2022年,贵阳建成国家“千兆城市”,为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核心区提供有力网络支撑。
全力打造信息高速公路,通信枢纽地位基本形成。贵阳贵安已累计建设5G基站22156个,实现各区(市、县)及乡镇5G连续覆盖,重要交通枢纽、5A景区、三甲医院、高校等重点场所5G网络全覆盖;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深圳等32座城市实现网络直达,互联网出省带宽达3.8万Gbps,通信光缆长度27.2万公里。
建成贵阳贵安“数据专区”,形成市级数据资源池,汇聚2664个数据目录,上架1952个数据资源,实现市级全部44个政府部门及13个区县级政府数据开放全覆盖,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数据集2531余个、API资源358余个、1747余万条数据,涵盖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等14个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
建立市级信息化项目统筹机制。2022年确定拟实施项目142个,落实资金2.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71个,运维项目71个,推进政务信息系统互连互通。
在贵阳贵安,数据汇集与制定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同步推进,让治理更有保障——
先后出台全国首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全国首部大数据安全管理地方法规《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为数据资源开放利用保驾护航。
配套实施《贵阳市政府数据资源管理办法》《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实施办法》《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考核暂行办法》等规章,为各级各部门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提供指导规范、安全保障。
印发《关于开展贵阳贵安政务数据治理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2022-2023年)》,建立“数据专员”及“数据联络员”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数据治理工作。
大数据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推动资源整合、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实现平台系统信息互联互通……贵阳贵安坚定不移用好数据之能,不断夯实治理向“智理”转变的基础,加快实现社会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
优化“通”的环境 社会治理更高效
“聚”解决了数据物理聚合的问题,而只有“通”才会发生“化学反应”。
近日,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队员邹利在日常巡检时收到了一条工作信息,贵阳智慧城管系统通过AI远程识别到一段路段有车辆违停,要求离事发地点最近的执法人员前往处理,从接收信息到现场处置完毕,邹利花费不到10分钟。
贵阳“智慧城管”平台涵盖综合执法、市政、环卫、绿化、公园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区块链、云计算、5G、智能物联、智能AI、AR场景等新技术、新应用,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也解决了执法取证难的问题。
“以监控系统为例,每天发现的案例从最初的六百余件下降到现在每天的二三十件,降幅达90%以上。”贵阳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主任欧阳熠说。
通过AI自动识别占道经营、暴露垃圾、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等城市管理问题,提高执法效率,只是贵阳贵安通过省市协同整合原有系统,推动数据汇聚,形成“大系统”类综合应用,打造典型数字化治理场景之一。
按照“一盘棋”“一体化”的工作思路,贵阳贵安以提高全程网办率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系统融通、数据共享,网上政府服务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最近,贵阳市民吴琴拨通市政务大厅的咨询热线,表示因工作较忙,无法到大厅办理急需的农药经营许可证。随后,在大厅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吴琴登录贵州政务服务网贵阳站点,在线提交申报事项所需材料,成功办理了农药经营许可证核发事项。
“网上办理流程等信息一目了然,根据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就可以了。既不用担心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办事大厅,又不用在路上奔走,省时省力。”吴琴说。
群众办事体验感的提升,得益于贵阳强力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搭建起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
截至目前,贵阳贵安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平均达82.72%,25个系统已完成融通,4个系统审批业务迁移至省级系统办理,1个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在省政务服务网上实现链接跳转;已完成农药经营许可证、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59类电子证照的实时汇聚,完成公积金提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商品房现房销售备案等36个业务场景中的证照共享应用。
不仅如此,“数字治税”通过汇聚相关涉税数据,多维度分析纳税服务短板,精准打击多起涉税违法行为,推进智能税收管理提升。
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科技支撑。贵阳贵安根据社会治理的不同场景,有针对性地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发大数据平台,建立起社会治理的技术支撑体系,激发了社会治理新动能。
丰富“用”的场景 群众生活更美好
数字治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在贵阳贵安,大数据正在“化大为小”,变身一个个APP软件、一部部终端,和人们的衣食住行联系得越来越紧密。
出游怎么办?一部手机就是一个“移动导游”。“我来贵州之前,朋友就给我推荐了‘一码游贵州’,从景区介绍到买门票、约车、订酒店、本地美食攻略,‘一码游贵州’甚至比我的当地朋友还管用。”今年“五一”期间,来自北京的游客吴亚珩说,他曾在五年前来贵阳出差,那时就萌发了到贵州旅游的念头。这次体验下来发现在贵州旅游很方便。
为助力游客便捷出游,贵阳还陆续上线了“智游贵阳智能讲解”、贵阳市预约旅游服务平台、贵阳市全域旅游智能讲解平台等一批智慧平台,让游客在一部手机、一个小程序的陪伴下漫步全市,感受“处处是景观、处处是人文”的旅游文化氛围。
“用”起来的大数据,不仅丰富了旅游场景,也补齐了民生领域短板。
城市轨道交通进站能有多快?“我可以用手机扫二维码进站,也可以直接‘刷脸’进站,几秒钟就搞定。”乘客陆林海说。
2020年6月,“脸行贵阳”项目(一期)在数博发布平台上线,“刷脸出行”成为贵阳人出行的新选择。目前,轨道交通1号线25个站点、轨道交通2号线32个站点,以及公交BRT线路30个车站均已实现“刷脸进站”。
曾经困扰市民的众多停车问题,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有了解决办法。通过“贵阳智慧停车”APP,便可从“泊位余位查询”查看停车位状态,也可以一键点击停车场入口的导航,到达入口后客户端会自动从室外导航切换到停车场室内车位导航,让车主快速准确找到停车位。
推进“大数据+智慧教育”,在全省率先形成教育信息现代化城市,完成“高考改革信息化支撑”工程建设,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读本特色选修课,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教育公共服务。
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精准解决“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全市“菜篮子”大数据平台,加强数据、价格监管,解决市民“买菜难买菜贵”问题。
场景是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的重要象征,也为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带来更多选择。
2022年以来,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依托5G+智能供应链协同数字中心项目建设,对生产线、仓储系统等进行了全链条升级,实现企业低成本采购、高效率生产。
“公司原来是以有线网络为主,生产能力上来后,产线的布局和柔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4G网络需要频繁布线,成本高且费时费力,随着过程数据采集越来越细化,收集到的数据就会越来越庞大,5G升级后可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延时更低,可以更好地帮助公司降低质量风险。”该公司副总经理吴夏说。
通过5G赋能,林泉电机月产值从原来8000多万元提升至1.5亿元,该公司5G+智能供应链协同数字中心项目成为全省第二批5G应用场景四星级示范项目,填补了我省精密微特电机领域5G应用的空白。
2022年,贵阳贵安在制造、商贸等领域打造5G应用场景51个,其中,贵州5G+预防式健康管理医工结合试点、金元5G+智慧物流等8个项目获评省级5G应用场景示范。同时,充分利用场景优势,深度挖掘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打造了233个数字应用场景,评选发布了20个优秀案例,获评为国家信息消费优秀示范城市。
立足当前,即将开幕的2023数博会,又是一次崭新的机遇;面向未来,贵阳贵安将继续用好大数据这枚“绣花针”,绣出“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的城市精细化治理新风貌,用大数据这块“能量石”构筑“有事服务、无事不扰”的城市智慧化治理新格局,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美好。
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如有不妥,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
1阅读协议
>2设置个人信息
1.服务总则
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https://guizhouexpo.cn以下简称“平台”)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省博览事务局)主办,为注册平台用户提供准确、及时、权威的会展行业信息服务。本协议规定了平台用户应享受的各种服务及必须遵守的相关事项。用户必须完全接受本协议条款才能成为平台用户。
2.用户申请方式
用户可访问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https://guizhouexpo.cn),并在其首页注册区进行在线注册。
用户可自行确定在本网站使用的用户名(会员帐号)和密码并须自行负责对其会员帐号和密码的保密,且须对其在该会员帐号和密码下发生的所有行为承担责任。主办方不对因用户未能遵守本条规定而发生的任何损失或损毁负责。
3.服务变更
平台具体服务内容及方式由实际情况确定,并保留变更、终止部分或全部网络服务的权利。
4.入网规则
4.1用户在申请使用平台时,须提供详尽、准确的用户资料,并及时更新注册资料。如果注册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平台有权终止用户使用资格。
4.2用户注册成功后,平台将保证用户帐号及相应的密码的唯一性,该用户帐号和密码由用户负责保管。用户应当对以其帐号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法律责任。
4.3用户必须同意接受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用户发送的贵州省会展行业信息或其他相关信息。
4.4用户在使用平台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遵守中国有关的法律和法规;
(b)遵守标准版权规定。
(c)不得以任何非法目的使用网络服务系统;
(d)遵守所有与网络服务有关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
(e)如发现任何非法使用会员帐号或会员帐号出现安全漏洞的情况,应立即联系平台管理方。
4.5平台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负责。平台保留判定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平台服务网协议条款的权利。用户违背服务条款的规定,平台有权中断对其提供服务。
5.内容所有权
5.1平台提供的网络服务内容包括:文字、软件、声音、图片、录象、图表、广告等。所有这些内容受版权、商标和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
5.2用户只有在获得平台或其他相关权利人的授权之后才能使用这些内容,而不能擅自复制、再造这些内容、或创造与内容有关的派生产品。
6.服务条款的修改和服务修订
平台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本服务条款和法律声明,并将在平台重要页面上向用户提示变动内容。如果用户继续享用服务,则视为接受法律声明和服务条款的变动。
7.用户隐私制度
7.1保护用户隐私是平台的一项基本政策,保证不对外公开或向第三方提供用户注册资料及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存储在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非公开内容,但下列情况除外:
(a)事先获得用户的明确授权;
(b)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c)按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
(d)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e)为维护平台的合法权益。
7.2平台可能会与第三方合作向用户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在此情况下,如该第三方同意承担与平台同等的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则平台可将用户的注册资料等提供给该第三方。
8.免责声明
8.1用户明确同意其使用平台网络服务所存在的风险将完全由其自己承担;因其使用平台网络服务而产生的一切后果也由其自己承担,平台对用户不承担任何责任。
8.2平台不担保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均不作担保。
8.3平台对用户在使用中可能产生的任何损害不承担责任。
9.保障
如因用户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本协议项下的任何条款而给平台或任何其他第三方造成损失,用户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
10.服务变更、中断或终止
10.1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的需要而暂停网络服务,平台将尽可能事先进行通告。
10.2如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形,平台有权随时中断或终止向用户提供本协议项下的服务而无需通知用户:
(a)用户提供的资料不真实;
(b)用户违反本协议中规定的使用规则。
10.3用户对条款修改有异议,或对平台的服务不满,可以行使如下权利:
(a)停止接受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
(b)通知平台停止对本用户的服务。
10.4除前款所述情形外,平台同时保留在不事先通知用户的情况下随时中断或终止部分或全部服务的权利,对于所有服务的中断或终止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平台无需对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
11.通知和送达
本协议项下所有的通知均可通过重要页面公告、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等方式进行;本条款所述通知于发送之日视为已送达收件人。
12.法律管辖
12.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12.2如发生平台服务条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时,则相抵触的条款将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条款则依旧保持对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13.其他规定
13.1本协议构成双方对本协议之约定事项及其他有关事宜的完整协议,除本协议规定的之外,未赋予本协议各方其他权利。
13.2如本协议中的任何条款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协议的其余条款仍应有效并且有约束力。
13.3本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在解释本协议时应被忽略。
14.解释权
本服务条款的解释权归平台主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