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9月2日,2025朱昌稻花丰收季在观山湖区朱昌镇开幕。本次活动以“稻梦空间·朱昌有约”为主题,以“故事朱昌、烟火朱昌”为主线,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活力的感官体验。
“稻香丰年·艺彩朱昌”主题村晚舞台上的民俗表演。张晨 摄
朱昌稻花丰收季始于民间自发组织,距今已有六百年历史。每年农历七月初十至十二,方圆百里的百姓齐聚朱昌镇,祈祷五谷丰登、开展集贸交易,逐渐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民俗节日。2017年起,通过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该项活动已发展为集农文旅商于一体的特色品牌,2024年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四季村晚”直播项目,让地方传统走向全国。
“今年我们特别设计了开市巡游、烟火市集、民俗活动、朱昌村晚、故事朱昌、征文大赛等六大板块。”朱昌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杜丹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活动更加年轻化,新增了挑担运粮、捉鸡大赛、摸鱼大赛等12项接地气的民俗竞技活动,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上午9点30分,开市巡游准时开始。16个展示方阵包括神鹊白茶、朱昌窖酒、四印苗等“朱昌三宝”,以及来自各村(社区)和团体的表演队伍。他们身着特色服饰,肩扛农具、背负农产,依次走过朱昌镇主街道,其中还有窦阁老方阵纪念明代屯垦先贤,数字文化产业方阵展现现代发展活力。
市民游客与当地村民一起兴致勃勃地参加挑担运粮比赛。蔡婕 摄
“数聚小兰山,共创赢未来。数字文化产业方阵由多彩新媒及园区11家企业共同组成。”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实习生贺鹏说,“如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可以赋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参与这样的民俗活动,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融入乡村发展。”
据了解,作为全国首个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小兰山项目位于朱昌镇高寨村,是观山湖区与多彩新媒联合打造的创新实践。截至目前,已吸引45家企业落户,入驻员工达642人,基本形成影视投资、内容制作、节目生产、技术研发的产业聚集格局。
烟火市集全天开放,汇聚了朱昌窖酒、四印苗、神鹊白茶等本地特色产品和各类特色小吃,免费饮品派发和打糍粑体验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来自贵安新区马场镇凯掌村的小小唐民族服饰店老板唐家红,早上7点半就带着刺绣成品和原材料赶来,“朱昌这边有很多老顾客,我每年都会过来,既是为了回馈客户,也是想借这个平台宣传产品。”
朱昌镇长冲村村民沈霞往年都是观众,今年首次作为摊主售卖自家种的黄金蜜桃:“一上午就卖了300多斤,虽然每斤8元比平时便宜,但薄利多销,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个平台扩大了宣传。”
民俗竞技活动深受大众欢迎。“丰收接力”挑担运粮、“力拔千斤”拔河赛等团体项目展现协作精神,划拳大赛、玉米脱粒赛等将日常生活场景转化为竞技游戏,捉鸡大赛、摸鱼大赛等趣味活动则让游客亲身体验农耕乐趣。
家住观山湖区的杨婷刚参加完摸鱼活动,手里拎着三条鱼笑着说:“很开心!今年与往年相比新增了很多民俗活动,非常有意思。”
朱昌镇麦乃村村民杨德珍几乎年年都来参加活动,她说:“这些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来百花湖等景点游玩,促进了经济发展。以前是村民自发组织,现在由政府主办,更加热闹、多样化和规范了。”来自清镇市麦格乡的70岁老人郭洪珍带着老伴和孙女一同前来,笑着说:“每年都来,每年都很热闹。”
傍晚时分,“稻香丰年·艺彩朱昌”主题村晚精彩上演,各村社及社会文艺团体献上歌舞才艺表演,展现乡村文化创新活力。沉浸式戏剧《故事朱昌之朱昌门》通过多元艺术形式,再现从明代戍边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六百余年历史,深刻诠释了朱昌人的家国情怀与文化根脉。
此外,活动期间还举办“我和朱昌的故事”征文大赛,挖掘朱昌人文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希望通过创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带动本地村民增收,吸引更多外来游客,同时,将‘文化朱昌’这个IP推广出去,提升文旅小镇的知名度。”杜丹说。
近年来,朱昌镇积极推动“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此次稻花丰收季在延续朱昌传统民俗、彰显朱昌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通过融合人文传统与时尚潮玩元素,将拥有六百年历史的稻花节转化为沉浸式文化IP,实现年轻化表达,构建全新农文旅叙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记者 蔡婕)
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如有不妥,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
来源:贵阳网·甲秀新闻
1阅读协议
>2设置个人信息
1.服务总则
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https://guizhouexpo.cn以下简称“平台”)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省博览事务局)主办,为注册平台用户提供准确、及时、权威的会展行业信息服务。本协议规定了平台用户应享受的各种服务及必须遵守的相关事项。用户必须完全接受本协议条款才能成为平台用户。
2.用户申请方式
用户可访问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https://guizhouexpo.cn),并在其首页注册区进行在线注册。
用户可自行确定在本网站使用的用户名(会员帐号)和密码并须自行负责对其会员帐号和密码的保密,且须对其在该会员帐号和密码下发生的所有行为承担责任。主办方不对因用户未能遵守本条规定而发生的任何损失或损毁负责。
3.服务变更
平台具体服务内容及方式由实际情况确定,并保留变更、终止部分或全部网络服务的权利。
4.入网规则
4.1用户在申请使用平台时,须提供详尽、准确的用户资料,并及时更新注册资料。如果注册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平台有权终止用户使用资格。
4.2用户注册成功后,平台将保证用户帐号及相应的密码的唯一性,该用户帐号和密码由用户负责保管。用户应当对以其帐号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法律责任。
4.3用户必须同意接受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用户发送的贵州省会展行业信息或其他相关信息。
4.4用户在使用平台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遵守中国有关的法律和法规;
(b)遵守标准版权规定。
(c)不得以任何非法目的使用网络服务系统;
(d)遵守所有与网络服务有关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
(e)如发现任何非法使用会员帐号或会员帐号出现安全漏洞的情况,应立即联系平台管理方。
4.5平台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负责。平台保留判定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平台服务网协议条款的权利。用户违背服务条款的规定,平台有权中断对其提供服务。
5.内容所有权
5.1平台提供的网络服务内容包括:文字、软件、声音、图片、录象、图表、广告等。所有这些内容受版权、商标和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
5.2用户只有在获得平台或其他相关权利人的授权之后才能使用这些内容,而不能擅自复制、再造这些内容、或创造与内容有关的派生产品。
6.服务条款的修改和服务修订
平台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本服务条款和法律声明,并将在平台重要页面上向用户提示变动内容。如果用户继续享用服务,则视为接受法律声明和服务条款的变动。
7.用户隐私制度
7.1保护用户隐私是平台的一项基本政策,保证不对外公开或向第三方提供用户注册资料及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存储在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非公开内容,但下列情况除外:
(a)事先获得用户的明确授权;
(b)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c)按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
(d)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e)为维护平台的合法权益。
7.2平台可能会与第三方合作向用户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在此情况下,如该第三方同意承担与平台同等的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则平台可将用户的注册资料等提供给该第三方。
8.免责声明
8.1用户明确同意其使用平台网络服务所存在的风险将完全由其自己承担;因其使用平台网络服务而产生的一切后果也由其自己承担,平台对用户不承担任何责任。
8.2平台不担保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均不作担保。
8.3平台对用户在使用中可能产生的任何损害不承担责任。
9.保障
如因用户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本协议项下的任何条款而给平台或任何其他第三方造成损失,用户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
10.服务变更、中断或终止
10.1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的需要而暂停网络服务,平台将尽可能事先进行通告。
10.2如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形,平台有权随时中断或终止向用户提供本协议项下的服务而无需通知用户:
(a)用户提供的资料不真实;
(b)用户违反本协议中规定的使用规则。
10.3用户对条款修改有异议,或对平台的服务不满,可以行使如下权利:
(a)停止接受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
(b)通知平台停止对本用户的服务。
10.4除前款所述情形外,平台同时保留在不事先通知用户的情况下随时中断或终止部分或全部服务的权利,对于所有服务的中断或终止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平台无需对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
11.通知和送达
本协议项下所有的通知均可通过重要页面公告、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等方式进行;本条款所述通知于发送之日视为已送达收件人。
12.法律管辖
12.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12.2如发生平台服务条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时,则相抵触的条款将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条款则依旧保持对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13.其他规定
13.1本协议构成双方对本协议之约定事项及其他有关事宜的完整协议,除本协议规定的之外,未赋予本协议各方其他权利。
13.2如本协议中的任何条款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协议的其余条款仍应有效并且有约束力。
13.3本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在解释本协议时应被忽略。
14.解释权
本服务条款的解释权归平台主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