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展前沿 > 会展市场“僧多粥少”,展览企业如何“乱世称雄”?

会展市场“僧多粥少”,展览企业如何“乱世称雄”?

2024-12-31 10:23:55
责任编辑:陈小蓉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外贸出口是重要驱动力。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深入推进,赴海外参展的企业与日俱增。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那些专业精湛、服务卓越的品牌会展企业无疑更具优势。远大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展览”)副总经理张雅竹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深入分析了出展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会展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的发展策略及品牌价值。


1735611533882117.jpg

张雅竹

远大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僧多肉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外需走弱、价格下跌,外贸增长压力凸显。谈及当下出海参展的行业趋势时,张雅竹以“僧多肉少”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来概括。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疫情后众多新的小型展览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小公司奋发图强,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在市场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因此瓜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出国参展企业渐趋理性。去年和今年,部分企业为尽快获取订单,出国参展略显盲目,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展望明年,企业在参展前会更加深思熟虑,更为审慎。此外,部分地区对出国参展企业的补贴力度有所下降,一些小型企业可能选择放弃参展。展览公司增多,参展企业数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展览公司来说,竞争将更趋白热化,客户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1735611569446509.jpg



品牌制胜“专业+服务”铸就商机


虽然当下市场竞争很激烈,但张雅竹认为,品牌优势往往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回顾2024年的工作,张雅竹估计,远大展览今年业务相较于去年增长约20%。在执行外展项目的过程中,张雅竹深刻体会到,成功的关键在于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可以概括为“专业+服务”。


首先,一个专业的团队是项目成功的基石。远大展览致力于为参展企业提供全球最新会展资信与服务,是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多个“一带一路市场”的中国总代理,展会资源丰富,专业服务能力强,出展排名全国位居前六名。以组织汽车零部件企业参展为例,疫情后新建立的企业对于出国参展基本属于空白,不知道如何参展、准备哪些手续、也不了解自己的产品适合去哪些国家参展,潜在的市场到底在哪里。这对于像远大展览这类多年深耕行业的专业会展公司来说,就是很好的商机。通过精准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为这些参展商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提供定制化方案,助力其达成交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则需要具备创新细致的服务能力。出国参展,往往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突发情况。张雅竹告诉记者:“近期我走了9个国家,有的在闹罢工,展会当天围着展馆;有的地区还面临潜在的恐怖袭击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会展公司就需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与创新思维,及时调整策略与方案,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张雅竹特别提到了在某国参展的时候,该国发出了恐怖袭击的预警。在充分评估安全风险后,张雅竹和团队成员提出并实施了全程防弹车辆保障计划,精心挑选了信誉卓著、经验丰富的安保服务提供商,“从机场到酒店,从酒店到展馆、从展馆到酒店,从酒店到机场”打造安全闭环,为参展商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商务环境。她表示,安全保障是外展项目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会展企业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确保人员与财产的安全。展会后的持续跟进与后续服务也同样重要,这有助于巩固展会成果,为参展商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1735611596457217.jpg



品牌力量对参展商至关重要


对于参展商来说,品牌的力量同样至关重要。张雅竹对巴菲特的“当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句话深感认同,她认为这句话在会展行业同样适用。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幻莫测,张雅竹鼓励参展商要学会顺势而为。当市场波动引发他人恐慌时,勇敢入场的参展企业往往能觅得商机,斩获订单,可谓“临危不惧,商机自来”。


此外,张雅竹指出参展商在国外参展时不可一叶障目,而应开阔视野。参加欧美展会时,不能局限于欧美市场,要充分利用展会平台,结识拉美、非洲等地区的高质量专业客商,扩大市场区域,拓宽品牌链路。另一方面,也应该注重公司的品牌深耕,如去欧美参展至少三次,让自己的品牌在当地的展会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才有机会获得当地企业的认可,达成合作,正所谓“持之以恒,铸就品牌”。


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如有不妥,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