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端化跃进:民族品牌集体“向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背后,民族汽车品牌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和消费者青睐。
长春汽博会上,以一汽集团为代表的整车制造企业和众多零部件企业展示了众多新车型、新技术。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厚重历史和制造技术的代表,一汽红旗金葵花子品牌携国礼、国雅、国耀三大车型展出,非遗大漆、苏绣、镌刻等东方美学设计和“V8TD+HEV+智慧四驱+8AT”的动力组合,显示出红旗在超豪华领域的“硬核”实力,吸引众多观展市民排队“打卡”。
“红旗品牌将面向全球推出包括新能源、节能车、金葵花超豪华车型在内的20余款全新产品,实现从A级到E级、从电动到混动、从左舵到右舵的全维布局。”中国一汽总经理助理、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柳长庆表示,“让红旗品牌成为全球共识的东方文化符号。”
不仅仅是红旗,近年来,国产汽车品牌不断向高端跃进,受到市场关注,众多科技与展品在本届汽博会亮相:昊铂HT2025款全国首发;小米汽车、阿维塔等7个品牌首次在长春汽博会亮相;岚图FERR+等12款新车型上演长春汽博会首秀;众多国产品牌高端车型吸引参观者驻足。
在用户“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奋力攻关,在人们“想得到”“想不到”的细节场景中寻求创新,民族汽车品牌集体向上的背后,展现出性能不输国外豪华品牌的实力。业内人士指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中国民族汽车品牌的产品品质和竞争力已经有了巨大提升,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自主高端汽车得到了更多的科技赋能,向上发展方兴未艾。
浪潮奔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百花齐放”
众多新车型在长春汽博会扎堆亮相,正是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浪潮奔涌的写照。
记者在现场看到,比亚迪不仅在展馆内携多款车型进行展览展示,还在室外精心打造了智能化街区,让参观者可以亲身感受“智能”汽车的科技感。只需喝杯咖啡的时间,兆瓦闪充技术就能让车辆续航增加数百公里,驾驶辅助系统能应对超过300种泊车场景、易四方技术让汽车可以“平行横移”,智能网联新技术让人目不暇接。
不仅是比亚迪,在本届长春汽博会上,红旗、岚图、智己、吉利、小米、赛力斯、小鹏等多个自主汽车品牌均展示了其在智能网联领域的创新成果,汽车成了集机械、电子、计算、感知、视听、储能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大号终端”,给予用户更舒适便利的驾乘体验。
华为系尊界S800搭载的途灵龙行平台,实现车身、动力、悬架、转向、制动、热管理控制的融合设计,具有智能推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蔚来ET9使用的天行全主动悬架系统,汽车行驶在起伏路面时,底盘通过快速支撑和下降提升平稳性;比亚迪仰望汽车研发的“易四方”技术、“云辇-Z”控制系统,让汽车可以实现原地掉头……
科技创新带来产业发展的活力。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6月单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过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表示,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浪潮中,中国汽车产业有望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核心技术攻关、品牌全球化布局等领域实现新跨越,为全球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让绿色智能出行惠及更多消费者。
集群化聚力:加快产业新质生产力形成
场内精彩纷呈,场外蓄势待发。在7月12日长春汽博会开幕当天,长春市政府与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按下长春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键”。
根据合作协议,长春将迎来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产品密集投放期。其中,红旗品牌将围绕绿色科技、高端智能,推出涵盖多元驱动形式、满足细分用户需求的新一代新能源产品,持续夯实民族品牌高端价值引领地位;一汽-大众品牌将在长春加快推进技术平台升级与整车新能源化转型,拥抱电动时代变革,为合资品牌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长春市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加快推动全市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方向转型升级,服务和保障中国一汽进一步加大在长春整车体系布局和新能源产品投放力度,围绕红旗品牌等核心业务板块,加快构建多元技术路线协同发展格局,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
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入选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长春市汽车集群”晋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长春市正通过布局新项目、新技术、新业态,打造行业竞争新优势,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汽车城,向万亿元级汽车产业集群跃进。
不仅是在长春,目前,我国多地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集群化发展。例如,广东推进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肇庆宁德时代二阶段工程等项目建设,河南支持比亚迪、上汽、奇瑞、宇通等企业扩量提质,安徽加快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集群……业内人士认为,在各地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1阅读协议
>2设置个人信息
1.服务总则
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https://guizhouexpo.cn以下简称“平台”)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贵州省委员会(贵州省博览事务局)主办,为注册平台用户提供准确、及时、权威的会展行业信息服务。本协议规定了平台用户应享受的各种服务及必须遵守的相关事项。用户必须完全接受本协议条款才能成为平台用户。
2.用户申请方式
用户可访问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https://guizhouexpo.cn),并在其首页注册区进行在线注册。
用户可自行确定在本网站使用的用户名(会员帐号)和密码并须自行负责对其会员帐号和密码的保密,且须对其在该会员帐号和密码下发生的所有行为承担责任。主办方不对因用户未能遵守本条规定而发生的任何损失或损毁负责。
3.服务变更
平台具体服务内容及方式由实际情况确定,并保留变更、终止部分或全部网络服务的权利。
4.入网规则
4.1用户在申请使用平台时,须提供详尽、准确的用户资料,并及时更新注册资料。如果注册资料包含有不正确的信息,平台有权终止用户使用资格。
4.2用户注册成功后,平台将保证用户帐号及相应的密码的唯一性,该用户帐号和密码由用户负责保管。用户应当对以其帐号进行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法律责任。
4.3用户必须同意接受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用户发送的贵州省会展行业信息或其他相关信息。
4.4用户在使用平台服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遵守中国有关的法律和法规;
(b)遵守标准版权规定。
(c)不得以任何非法目的使用网络服务系统;
(d)遵守所有与网络服务有关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
(e)如发现任何非法使用会员帐号或会员帐号出现安全漏洞的情况,应立即联系平台管理方。
4.5平台不对用户所发布信息的删除或储存失败负责。平台保留判定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平台服务网协议条款的权利。用户违背服务条款的规定,平台有权中断对其提供服务。
5.内容所有权
5.1平台提供的网络服务内容包括:文字、软件、声音、图片、录象、图表、广告等。所有这些内容受版权、商标和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
5.2用户只有在获得平台或其他相关权利人的授权之后才能使用这些内容,而不能擅自复制、再造这些内容、或创造与内容有关的派生产品。
6.服务条款的修改和服务修订
平台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本服务条款和法律声明,并将在平台重要页面上向用户提示变动内容。如果用户继续享用服务,则视为接受法律声明和服务条款的变动。
7.用户隐私制度
7.1保护用户隐私是平台的一项基本政策,保证不对外公开或向第三方提供用户注册资料及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时存储在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非公开内容,但下列情况除外:
(a)事先获得用户的明确授权;
(b)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c)按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
(d)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e)为维护平台的合法权益。
7.2平台可能会与第三方合作向用户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在此情况下,如该第三方同意承担与平台同等的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则平台可将用户的注册资料等提供给该第三方。
8.免责声明
8.1用户明确同意其使用平台网络服务所存在的风险将完全由其自己承担;因其使用平台网络服务而产生的一切后果也由其自己承担,平台对用户不承担任何责任。
8.2平台不担保网络服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网络服务不会中断,对网络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准确性也均不作担保。
8.3平台对用户在使用中可能产生的任何损害不承担责任。
9.保障
如因用户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本协议项下的任何条款而给平台或任何其他第三方造成损失,用户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
10.服务变更、中断或终止
10.1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的需要而暂停网络服务,平台将尽可能事先进行通告。
10.2如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形,平台有权随时中断或终止向用户提供本协议项下的服务而无需通知用户:
(a)用户提供的资料不真实;
(b)用户违反本协议中规定的使用规则。
10.3用户对条款修改有异议,或对平台的服务不满,可以行使如下权利:
(a)停止接受贵州省会展行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
(b)通知平台停止对本用户的服务。
10.4除前款所述情形外,平台同时保留在不事先通知用户的情况下随时中断或终止部分或全部服务的权利,对于所有服务的中断或终止而造成的任何损失,平台无需对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
11.通知和送达
本协议项下所有的通知均可通过重要页面公告、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常规的信件传送等方式进行;本条款所述通知于发送之日视为已送达收件人。
12.法律管辖
12.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12.2如发生平台服务条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时,则相抵触的条款将按法律规定重新解释,而其它条款则依旧保持对用户产生法律效力和影响。
13.其他规定
13.1本协议构成双方对本协议之约定事项及其他有关事宜的完整协议,除本协议规定的之外,未赋予本协议各方其他权利。
13.2如本协议中的任何条款无论因何种原因完全或部分无效或不具有执行力,本协议的其余条款仍应有效并且有约束力。
13.3本协议中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在解释本协议时应被忽略。
14.解释权
本服务条款的解释权归平台主办单位。